【热点概述】
备受关注的网络推手“秦火火”(原名秦志晖)涉嫌诽谤罪、寻衅滋事罪一案,昨天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秦志晖在自行辩护时称,对杨澜、罗援等被抹黑的人表达歉意,希望自己能够警示他人,别干这样的蠢事。公诉人指出,被告人秦志晖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可以从轻处罚。
【模拟题】
近日,曾经的网络大V、红人秦火火被公开审理,受审的原因是制造网络谣言,在网上恶意诽谤中伤他人,利用自身网络资源,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那么,请问对于“网络谣言”,你是如何看待的?
【参考要点】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的迅速普及,中国网民的数量急剧增加,关注网络、参与网络的队伍也日益庞大,同时,网络对人类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线下行为。
“秦火火”事件的出现,也就是“网络谣言”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是有一些必然因素决定的。
首先就是网络资源的自身属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参与者覆盖面广,同时网络的进入门槛很低,。而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均衡,网络监管的力度也不尽相同。这也就意味着网络的参与主体可能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状况。
其次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各个方面飞速发展。转型过快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比如环境压力大,生态破坏等等。而“网络谣言”也是其中一种,网络言语的背后是一些人自身素质不高、道德低下,对于周围的人和社会没有一种责任感,对于自己的言行也是一种游戏的态度。
再次是因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我国这些年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力量,但也导致了一些矛盾的出现,最典型的就是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中存在少数人,看到别人物质条件的富裕和自己的现实状况的羡慕对比产生不良心态。制造“网络谣言”便是他们用来牟取不正当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于“网络谣言”,我认为首先政府也就是网络监管部门应该坚决打压。虽然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在信息量爆炸的网络空间里,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因此,网络监管部门应该利用微博等渠道成立一个辟谣平台,把“网络谣言”第一时间扼杀于萌芽之中。
第二,公安和法律部门应该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执法。网络不仅仅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还是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领域。法律部门的立法一定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相关的法律与网络发展协调发展。
第三,广大网民朋友也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和自律意识。网民是网络的最核心力量和最根本参与者,网民们自己一定要意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要文明上网、严于自律。
相信在多方努力,共同建设的背景下,网络一定会成为一片纯净洁白的天空,下一个“秦火火”也绝对不会出现。